清华新闻网4月26日电 北京时间4月22日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主办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愿景”为主题的教育数字化全球对话,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以及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的专家,共同研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目标,分享了高校及产业界对教育数字化的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未来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愿景。共有约超过34000人次全球观众在线观看。
教育数字化全球对话参会嘉宾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欧阳证在致辞中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未来,是开放共享的未来,要持续地、全面地推进课程、教材与辅助学习资源等各类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促进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是融合创新的未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产生出更多创新的内容与工具,也能够持续创新建设数字资源的方式方法,并优化评价的方法与机制让学习更有效;是强化教育系统韧性的未来,师生数字素养快速提升,让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了更多的弹性与韧性,同时相关研究也帮助我们不断深入理解信息技术时代教与学的特点,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
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系统实验室主任贾斯汀·莱奇(Justin Reich)教授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现状以及目前高校使用数字化工具的实际情况。他认为,疫情下高校能广泛利用的技术比较有限,主要是学习管理系统和电话视频会议,而近年来较新的技术并未在实际应用中普惠大众。疫情下大学也普遍选择传统的、高可及性和低成本的技术,应当总结大学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中实际的使用经验和更多需求,为未来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心理学教授、南澳大利亚大学学习变革与复杂性中心教授兼主任、慕课创始人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回顾了此前及疫情下的经验,高校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仍存在桎梏,技术带来的便利性需要很大的投入,非必要线上教学的情况下时,师生更渴望线下的教学与交流。他表示,未来仍需要根据大学的刚需,探索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去思考大学应有的教育体制、教师角色以及教学方案等的变革。
康奈尔大学信息科学助理教授、未来学习实验室创始主任雷内·克齐尔切克(René Kizilcec)谈到,未来高等教育学生规模将持续扩大,使得利用技术进行在线高等教育将成为必要需求。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促使学生利用在线资源开展主动学习。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亟待更新,应当鼓励大学的教学人员将技术用于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提供给研究人员,为大学明确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供参考。康奈尔大学一直有通过教育测量方法跟踪教学情况和学习成果,了解师生体验,总结技术赋能教学的经验,优化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长远规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学副教授扎卡里·帕尔多斯(Zachary Pardos)介绍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疫情下的教学情况和高等教育数字化方向的研究。他展示了自适应学习及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咨询项目。
学堂在线总裁王帅国在发言中从每天超过400万大学生扫码进入课堂讲起,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独具一格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全面普及,中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程度更快,数据沉淀量更大。与先前几位海外学者提到的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教育数据并没有存放在科技巨头的服务器上,而是在大学自己的手中。由清华大学发起的学堂在线和雨课堂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智能研究分析教育行为改善教学,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云端“克隆班”,开放共享弥合数字鸿沟,生动展示了数字化如何在中国塑造新时代的高等教育。
供稿:教务处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