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等你来 科技任我行
清华第32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览开幕
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学生记者 邓 耿)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第32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览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游泳馆南广场举行。校领导陈吉宁、谢维和、韩景阳、袁驷、史宗恺、邓卫、邱勇、姜胜耀、吉俊民,老领导方惠坚、王大中、贺美英、顾秉林、王明旨、张慕葏、黄圣伦、王凤生、余寿文、胡显章、朱爱菁、张再兴、叶宏开、郑燕康、孙道祥等参观了展览,并为获奖院系和个人颁奖。副校长袁驷宣读获奖名单。
图为开幕现场校领导和老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记者 智 斐 摄
本次挑战杯首次邀请了EMC、华为、英特尔、东芝等长期支持学生科创工作的企业代表参加科展,并评选出18件作品获得企业单项奖。EMC公司全球副总裁、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级校友周西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张兴国,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教育总监、清华大学英语系1986级校友朱文利,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所长佐田丰作为嘉宾出席了科展开幕式,并为获得单项奖的作品代表颁奖。
姜胜耀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挑战杯”项目为同学们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发挥的重要作用。姜胜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希望同学们肩负使命,迎接挑战,继续书写清华人科技创新的新篇章,未来在创新之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图为校长陈吉宁观看同学科创作品。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本届“挑战杯”共收到全校29个院系的381件作品,最终,环境学院学生孙冬雅等的作品“污水驱动的氮磷回收产电净化系统”、机械工程系学生杨韵芳等的作品“多自由度柔性仿象鼻机械臂”、汽车工程系学生戴亚奇等的作品“自由角度无线充电”、化学工程系学生元喆等的作品“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化学工程系学生陆言等的作品“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性能研究”、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尹西明等的作品“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典型模式与推动因子分析”等6件作品获得特等奖,建筑学院学生胡天乐等的“兼具PM2.5除尘与臭氧去除功能的新型户式新风机”等12件作品获得一等奖,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孙卉等的“中西方文化语境下中国人对集合主词与现象型谓词的比较”等28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材料学院董文帅等同学的“氧化石墨烯-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存储机理及性质研究”等60件作品获得三等奖。此外,自动化系、机械工程系、环境学院、工业工程系、经管学院、化学系等6个院系获得“优胜杯”,生命科学学院谢莉萍老师等93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化学工程系在本届赛事中最终捧得“挑战杯”。
陈吉宁、顾秉林、王大中等在科展现场饶有兴趣地观摩和询问了四旋翼飞行器、光的三次方、体感游戏、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等作品和项目。“无限镜屋”、体感游戏、分子料理、3D打印等极具参与性的互动科技成果,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体验。
图为校友与项目学生交谈。记者 郭海军 摄
第32届“挑战杯”竞赛以“挑战等你来”为口号,更加注重对科技作品的支持和指导,面向参赛的所有本科生推出SRT挑战杯专项,共立项414个,本届竞赛的6个特等奖作品中有5个是SRT挑战杯专项支持项目。
本届“挑战杯”科展于4月26日至27日在清华大学游泳馆南广场主展区及清华学堂前分展区举行,主展区分为大国重器展区、云图计划展区、平行时空展区、乐活空间展区和雅典学院展区等,展出内容包括了近300件来自院系和团队的精彩作品;还精心设计了互动体验、中央舞台等场区元素,供观众在参与互动中体验科技的魅力。来自EMC、华为、英特尔、东芝等公司的科技产品也在科展上亮相。在清华学堂前的分展区中,主要展出3D打印机等趣味科技产品和《清华大学学生学报》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品。
图为参展的学生科创作品。记者 郭海军 摄
“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清华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科范围涵盖信息技术、数理科学、机械控制、能源生化、基础建设、人文社科等6个门类。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并于1988年开始在全国得到推广。32年来,“挑战杯”竞赛与科展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与交流,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清华人在学术科技领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以及“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挑战杯”精神。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