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C. Taylor做客新人文讲座 展望21世纪的科技与人文高等教育
清华新闻网5月30日电 (学生通讯员 宋 玉)5月27日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系主任Mark C. Taylor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在三教为近200名师生带来题为《人人都需要上大学吗?》(Should everyone receive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education)的精彩讲演。
讲座伊始,Taylor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在过去二十年间融合互联网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探索历程。作为一位人文学者,Taylor教授曾经相当排斥在教学中倚重技术手段的做法,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发现新兴的国际互联网有助于推动人文教育的全球化。
Taylor教授提出,目前互联网革命正在逐步改变传统高等教育的权力结构。在虚拟的网络学堂中,教师不再独占“教什么”的决定权,而是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互联网不仅促使高等教育的重心从知识的生产者转向消费者,也有力地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以消费为导向的发展趋势。Taylor教授同时也提醒大家,尽管网络具有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属性,但支撑网络的基础设施(电缆、光纤等)却仍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因而必须正视互联网自由的限度。
Taylor教授进一步阐述到,面对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应该构建教育合作网络。他指出。在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恶质化,而片面推崇竞争、追求增长只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毁灭。因此,竞争之余必须学会合作,以大学为中心,与兄弟院校、各级政府、盈利与非盈利机构通力协作,自发形成合作网络,抵御资本主义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Taylor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大学教育的大胆举措,包括回归开明文理教育(liberalarts education)传统,打破过度刚性的学科划分,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取消教授终身教职(tenure),限定科研量,让教授们在教学方面倾注更多注意力;进一步普及互联网,降低高等教育门槛,让世界上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推动教育平等。
讲座最后,Taylor教授援引德国大哲康德写于1798年的名文《系科之争》(The Conflict of Faculties),重申人文学科的自主性(autonomy)地位。他强调,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正在于它是所谓“无用之用”(practicality of impracticality),它所赋予学生的并非实用技能,而是直面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人文学科需要破除陈规和习见,向自然科学与新技术开放胸襟,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真正全球化而努力。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同学就人文学者是否有必要深入掌握科学技术、如何看待大学生求职投行热、新媒体教育有没有可能彻底取代传统印刷媒体、通识教育是否适用于所有人等问题,与Taylor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本次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四)“文明与价值”的第十三讲,由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跨语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刘禾教授主持。
人物链接
Mark C. Taylor生于1945年,197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教授兼系主任,宗教、文化和公共生活研究所联席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编辑部宗教学刊联合主编。他专注宗教研究40余年,他是30余本专著的作者或编辑,发表近百篇期刊论文。他最近的作品包括荣获“美国宗教学术奖优秀日文译本奖”的AfterGod(2008年),和“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设计奖”的MysticBones(2006年)。他一直投身于宗教研究领域,研究课题涉及哲学、文学、建筑、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并于1999年联合开创“全球教育网”,致力于创建高端在线教育平台,让人文、艺术、科学更走近大众。Taylor近期出版了在美国社会引起轰动和激烈讨论的Crisis on Campus(2010年),此书对美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危机的反思,引发了有关“大学未来”的激烈争论。有评论这是一种创新的、更适于年轻人的、引领科技的教育模式。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