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多位“学术牛人” 超九成学员赴名校深造
清华星火班打造学术孵化器
来源:京华时报 2014-6-10 张晓鸽
本科期间已成为国际顶级会议论文审稿人的吴佳俊,一年内完成7篇学术论文的杨元辰,在全国挑战杯比赛斩获特等奖的李诚……这一个又一个“学术牛人”,都来自清华大学星火班。从2007年到2014年,星火班共开展七期,共选拔和培养学员339名。这些学员中,每年都有学员获得发明专利,超九成学员赴国内外名校深造。一连串的数字显示,星火班已成为清华响亮的学术“孵化器”,使科技创新渐成燎原之势。
什么是“星火班”?
星火班的全称是“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生自主立项、自主实施。
星火班每年从大二、大三学生中选拔50名左右具有创新能力和潜质的学生,让学员自报项目,在项目实践中获得学术科研上的锻炼。学员可以在此获得专业导师指点,有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学术前沿讲座、培训实践、科研训练以及重大科技创新赛事,还可赴海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星火班覆盖全部本科生专业,在两年的培养期内,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相似的学员被分为信息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人文社科等小组,通过小组定期学术讨论,促进不同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碰撞,而小组成员可以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展自主立项研究。
“星火班”实施效果如何?
一串数字可以佐证星火班的培养成果。从2007年至2014年,星火班共选拔七期学员共计339人,他们已发表128篇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及A类国际会议论文,有5人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另有59人次获全球或国家级赛事奖项,还有14人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这是该校本科生的最高荣誉。
清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邴浩透露,超过90%的学员毕业后奔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余学生则自主创业或进入研究机构,几乎所有的学员都选择学术之路。
“星火班”的秘诀是什么?
清华星火班打造“学术牛人”有四大秘诀。
首先,星火班并非以学习成绩、获奖等静态指标选拔学生,而以自主立项为依据,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观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耐力。自主立项的学生可获得教师指导和资金支持。
其次,培养学术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星火班将学员分在信息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人文社科等5个小组,小组之间每月定期进行学术讨论,以促进不同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交流与碰撞。
再次,星火班还有一套非常民主的管理方式,叫做“学生自治”。这个班没有班主任,只是聘请往届星火班学员担任辅导员,负责日常带班与事务管理。
最后,星火班还制定了一项规矩,叫做“主动争取资源”。星火班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出击,匹配合适的资源。以海外研修为例,自第五期开始,星火班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学生结合学术兴趣与学科前沿方向,自主联系海外名校和名师,落实研修计划。
事实上,星火班在培养“学术达人”的同时,也在尝试开放资源,以惠及更多校内学生。目前,星火班面向清华全校开放星火班前沿讲座与小组学术讨论,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支持非星火班学员开展自主学术研究,目前已支持30余项,并已支持非星火班学员近120人开展海外研修。星火班今年还扩大阵容,设立了“星火俱乐部”,无缘进入星火班的学员可通过该俱乐部享受学术交流、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
■星火人物
物理系学生获计算机大奖
“星火班”第五期学员李诚,是一名物理系学生,却在计算机方向中取得了重大学术成果——凭借“多光照环境下的第一人称手部检测”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大二进入“星火班”的李诚,因为兴趣结识了“星火班”电子系、计算机系的许多同学。在日常的学术交流中,李诚对计算机方面的科研越发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相关知识,与“星火班”结识的电子系好友一起上电子系的专业课程,和“星火班”其他同学探讨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学术热点和技术难点。在与电子系的好友,同样是“星火班”学员的张健探讨过程中,李诚发现了“手部检测”这一计算机科学新方向的巨大潜力,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手部检测”科研项目也由此展开。
回忆起自己做项目的经历,李诚感慨道:“如果没有这帮志同道合又醉心学术的朋友,如果没有‘星火班’这样一个提供学科交叉和思维碰撞的绝佳平台,我这个物理系的学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