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9月13日电(记者 胡思凡 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50余位师生及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前往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交流。这既是雕塑系《专业考察》课程“行走大西北”的重要一站,也是该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的组成部分。在座谈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专业考察》课程对于当下中国艺术院校教学的影响,以及“荒野艺术计划”的创作与实践对于艺术介入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引发的新思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专业考察》课程现场及研讨会专家学者于麦积山石窟考察-胡思凡.jpg

《专业考察》课程现场及研讨会专家学者于麦积山石窟考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主持研讨会,并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董书兵教授持之以恒上好《专业考察》课程的充分认可和敬意。覃川指出:“坚持30年只为讲好一门课,这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不多见的,特别是董书兵老师每年都亲自带队在西北大地上一次次跨过千里、穿越千年,更显弥足珍贵。”他认为,该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不仅是对学生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也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身体力行。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探讨交流-胡思凡.jpg

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探讨交流

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回顾了雕塑系《专业考察》课程的发展历程和教学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课程自1995年开设以来,已陪伴近千名学子深入体验大西北的苍茫雄奇和璀璨的文化遗产,通过讲授、参观、考察、研习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重要的时空线索,对古代雕塑艺术和民族文化进行深度研习。

研讨会前的课程实践中,董书兵带领师生们参观了麦积山石窟。他以独特的个人视角,细致入微地讲解不同时期的佛像、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同学们在现场实地写生、做笔记,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董书兵期望通过课程学习,有更多的人能对中国传统雕塑、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持续探索,加深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课程教师董书兵于麦积山石窟为同学进行讲解-胡思凡.jpg

课程教师董书兵于麦积山石窟为同学进行讲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杨冬江从“为师”“为学”“为人”三个方面阐述了董书兵对课程的贡献与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教授张敢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其“超出了一门课的意义”,是“行走中的学习,完善人生的典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陈磊、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张宝华,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等多位专家学者表示,虽然与雕塑不是同一专业,但对艺术追求的本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是相融相通的,所有的艺术学习都应走入实地、切身思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马天羽认为,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相当于为同学们上了一节节“行走的思政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美术学院副教授徐小鼎、于婉莹,博士后孟超等表示,这样的实践教育能够让学习者直观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师生一行前往麦积山石窟实考察-胡思凡.jpg

师生一行前往麦积山石窟实地考察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认为:“这是最好的思政课。在学习中,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等都会在艺术的熏陶下深受感染,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与雕塑系主任李惠东均表示,“课程反映出一个教师从教30年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同时,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也反映出我们的课程牢牢地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此外,敦煌研究院文保科科长陆多林等人均表达了对董书兵及走过30年的《专业考察》课程的深深敬意,一致认为该课程不仅有助于艺术教育的推广,还能促进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学生在麦积山石窟实地写生-胡思凡.png

学生在麦积山石窟实地写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表示,这样将传统雕塑文化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能延续30年非常不易,每一届的考察之旅都在迭代优化;研究所将全力配合各院校在麦积山的学术实践,让课程延续下去。

此次麦积山考察及《专业考察》30周年研讨会的举办,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也为雕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董书兵表示,将继续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带领学生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2024091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察》课程开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与会师生及专家学者合影-胡思凡.JPG

与会师生及专家学者合影

背景链接:

雕塑系《专业考察》课程最初于1995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并入清华大学后成为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重要专业课程。在清华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焕发了勃勃生机,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典范之一。开课至今,获得了院系、师生的广泛认同。

董书兵教授承担着《专业考察》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担任此门课程主讲教师的30年间,董书兵每年组织学生参加考察,从实地参观、现场讲授、作品分析、随机提问、研究讨论、专家讲座以及边听、边讲、边画等环节中,形成人文、自然、石窟、博物馆多层面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体系完备。近年来,雕塑系《专业考察》课程获得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荣誉称号,董书兵教授也因为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多项荣誉和表彰。

“荒野艺术计划”是雕塑系《专业考察》课程积极发挥教学相长作用,培育产生的一个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的艺术创作项目,由董书兵教授于2016年在甘肃瓜州发起。该计划将大型的雕塑装置作品带入到西北的戈壁荒漠,通过因地制宜的在地性创作,别开生面地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已完成的作品包括《大地之子》《无界》《风语者》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胡思凡 李华山

审核:郭玲

2024年09月13日 09:38: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