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8月6日电 7月25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率领的“中国-巴基斯坦远征犍陀罗大篷车课堂”走进瓦罕走廊,在明铁盖山口举行了第一阶段考察和上课的总结会。
本次大篷车课堂为期三周,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沙埋古城上课、考察和写作。课堂邀请了真纳大学亚洲文明研究所所长加尼,真纳大学亚洲文明研究所前任所长阿希拉夫,真纳大学亚洲文明研究所教授萨迪德、穆兹丁全程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
考察团到达喀尔拉库里湖,走向中巴边界
加尼说:“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李希光教授组织的大篷车课堂。中国不仅延续了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我们即将失去这些宝贵遗产的时候,还将其加以保护和维护。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国视为我们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文化的守护者。”
阿希拉夫说:“这次考察团参访了位于柏孜克里克及克孜尔的多处石窟遗址,这些石窟在中亚艺术和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犍陀罗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李希光教授在推动巴基斯坦佛教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萨迪德说:“这次的学术之行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过去的历史,各博物馆收藏的典型犍陀罗艺术品与当地古代艺术作品存在明显差异。大量犍陀罗地区的钱币在新疆发现,证明了犍陀罗与新疆之间曾经存在着活跃的贸易交流。”
穆兹丁说:“在乌鲁木齐博物馆及吐鲁番博物馆,我们目睹了丰富的文物收藏和佛教遗址。让我深感欣喜的是,中国学生对自身国家的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信他们未来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维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我希望这类考察活动能够推广到中国其他大学,让中国青年都能对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名巴基斯坦教授在高昌故城西南大佛寺给“远征犍陀罗大篷车课堂”讲课
“写在路上的大篷车课堂”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也是教育部精品案例课堂。今年还邀请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珮、重庆电视台左曙光和澳门大学教授吴玫随行指导。李珮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从2011年开始参与“大篷车课堂”,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同学们打开了视野,是最生动、最前沿的新闻教育创新。吴玫表示,在“大篷车课堂”中,四位巴基斯坦学者分享了很多他们的观察与看法,展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知识视野。
阿希拉夫教授在瓦罕走廊就地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丝绸之路考古学的基本知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走过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大篷车课堂”让学生们在野外调研和上课中,边走、边读、边写,并结合丝绸之路历史和边地文化交流现实的探究,启发他们对“一带一路”政策有更独特、更全面的理解。
清华大学本科生张百怡说:“在博物馆中,不仅更全面地了解了各种文物,还有幸聆听了教授们对这些文物的深刻解读,让人更深刻地领略到古城遗址背后的历史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哈达来自内蒙古。他表示,此次探寻西极古道,重走玄奘、慧超等伟大朝圣者的路线,不管是对于推进中巴关系的研究,还是对于他研究巴尔蒂斯坦商贸团队至新疆贸易的路线,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新疆出生长大的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薛源表示,“大篷车课堂”让她对家乡有了更真实、深刻的了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本科生陈晓琳说:“我跟随大篷车课堂,穿越几千公里的丝绸之路古道,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课堂途经的许多遗址、壁画都体现出鲜明的艺术创作风格,文明的互鉴在行程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1999年,李希光在清华大学开设“写在路上的大篷车课堂”。二十五年来,大篷车课堂共出征考察29次,超过1000多名学生参与。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徐子越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