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月8日电 膜融合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保守的SNARE家族蛋白通过形成高度稳定的SNARE复合体介导膜融合。SNARE复合体必须被解聚成单体以便循环使用,而这依赖于ATP酶NSF蛋白。NSF通过适配蛋白SNAP与SNARE复合体结合形成20S复合体,随后水解ATP产生能量将SNARE复合体解聚。自1998年科学家发现NSF以来,NSF解聚SNARE复合体的工作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虽然已有20S复合体的结构,但由于缺少解聚中间态的信息,SNARE复合体解聚的机制依旧不清楚。
1月2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课题组与陈春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目为“单分子双色和三色FRET研究揭示了NSF解聚SNARE复合体过程中的过渡态”(Single-molecule two- and three-colour FRET studies reveal a transition state in SNARE disassembly by NSF)的研究论文,澄清了SNARE解聚的顺序问题。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单分子三色FRET技术在接近生理环境(即膜存在的条件)下监测NSF解聚SNARE复合体的过程,这一实验方案在硬件、生化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方面都极具挑战性。通过biotin标记的磷脂组装的纳米盘将SNARE复合体固定在玻片上,组成SNARE复合体的三个蛋白(Syntaxin、Vamp和SNAP25)分别标记上Cy3、Cy5和Cy7荧光染料,基于研究人员的设计,在所有三个FRET对之间都有很高的FRET效率。随后加入NSF、a-SNAP、ATP、Mg2+启动反应,同时使用全内反射显微镜记录荧光信号,根据信号的轨迹获取动态信息(图1)。基于方法上的进步,以及同时捕获三个蛋白运动的精妙实验设计,研究人员能够捕捉到比早先报道更丰富的信息。他们观察到SNARE复合体的解聚存在两条主要路径。一条路径是Syntaxin首先以可观察到的瞬时状态在N端与复合物的其余部分分离,然后完全解离。另一条路径是VAMP首先与Syntaxin和SNAP25解离(图2)。这个实验结果澄清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即SNARE复合体的解聚主要是一个依次解离的过程,而不是以前报道的同时解离的方式。
图1.单分子三色FRET实验流程示意图(a)和典型的荧光轨迹(b)和(c)
图2. NSF解聚SNARE复合体的两条主要路径示意图
生命学院隋森芳教授、陈春来副教授和孙珊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生命学院已出站博士后苏德希尔·切帕利(Sudheer K. Cheppali)、2019级博士生李畅、2018级博士生邢文婧(已毕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经费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531-0
供稿:生命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