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19年11月13日(周三)9:00
活动地点: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主办单位:科普时报社及科普全媒体平台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科研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主讲嘉宾简介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荣誉博士、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亚洲理工学院荣誉博士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服务荣誉博士。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联合主讲嘉宾简介
欧阳明高
新能源动力系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从“十一五”起连续三个五年计划担任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首席专家,深度参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科技研发、国际合作、示范考核和产业化推进全过程。创建清华大学新能源动力系统科研团队,取得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热-机-电耦合机制与主动安全防控、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物理化学过程和优化设计与控制、内燃机混合动力分频段系统动态学与多层次排放控制等三方面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系统性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以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联盟IPHE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
李建刚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我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走在国际前列。积极倡议和推进我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负责等离子体所主要采购包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国际聚变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一等奖2项,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亥姆霍兹国际合作奖。
梅永红
现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农业控股总裁。曾先后担任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兴世
研究员,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首任总设计师,曾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兼总设计师,我国首部适航标准《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编委,航空航天工业部干线飞机型号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论证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我国大型民用飞机型号研制、技术研究、工程管理和发展论证,参加了《2006-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16个重大专项之一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方案论证全程和其中大型客机重大专项的实施,是我国航空工业从研制运10飞机起步发展我国大型民用飞机,走过艰难、坎坷、曲折的历程,实现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全程亲历者。
张作义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兼总工程师。他主持了低温核供热堆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前期研究,参加了国家“863”计划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项目;在国内较早开展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电研究;在核能系统的安全理论、模块式反应堆的技术经济特性、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学科前沿做了深入的探索。自2001年以来主持我国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科研与工程工作,主持研究制定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总体技术方案,领导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主持制定了科研及产业化发展规划。“大型先进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2006年成为“2006年-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16个重大专项之一,他被任命为总设计师,领导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科研与工程实施工作。
图文提供单位:清华大学科研院